子宮肌瘤不能喝豆漿是錯誤的知識,不要再被騙了!

子宮肌瘤是常見的婦科疾病,而誘發子宮肌瘤的因素很多,包含年齡、種族、家族史、飲食、肥胖等等。臨床上子宮肌瘤會受到雌激素的刺激而增大,這就會影響到大量月經出血、生育、容易頭暈及疲倦等等問題。

無糖豆漿是減重及腸活飲食好夥伴,所以很常被問到有關於豆漿能不能喝的問題!資訊爆炸的時代,除了可以上網找尋答案,就是口耳相傳的知識,但真的都是正確的嗎?

今天我們就透過科學實證的相關文獻來說明,子宮肌瘤到底能不能喝豆漿及大豆。

大豆異黃酮≠哺乳類雌激素

臨床上我們知道子宮肌瘤會受到雌激素刺激長大,那為什麼又會有能不能喝豆漿的問題呢?主要是豆製品中富含大豆異黃酮,其結構與哺乳類雌激素相仿,而有「植物雌激素」美名,而雌激素與雌激素受體結合才能有活性,而大豆異黃酮雖然結構相似但對於受體結合的能力相對弱很多,所以大豆異黃酮與子宮肌瘤的發生沒有關係,所以不要再誤會有子宮肌瘤不能喝豆漿了!

每天適量的大豆製品有益健康

由上表可以看到豆類當中,就以大豆所含蛋白質最高,相對的碳水化合物最低,礦物質當中以鈣鐵含量最豐富,維生素以B2、B6及維生素E含量最高,在環境永續與節能減碳下所吹起的植物肉,就以大豆蛋白製品最受到矚目。

#富含大豆異黃酮

大豆當中異黃酮以genistein(金雀異黃素)、daidzein(大豆黃酮)和glycitein(黃豆黃素)為主,而100g豆腐或者250ml的豆漿約含有25mg的大豆異黃酮,適時補充大豆相關製品還有許多好處,就是不要過量!

#有助於降低骨質疏鬆症的風險

研究指出,停經後婦女若攝取豆漿後,能有助於骨質疏鬆的風險降低,相對的牛奶也有此保護效果,因此研究認為這個好處可能來自於鈣質,而並非豆漿中的異黃酮含量。

大豆製品之金雀異黃酮(genistein)-科學研究-文獻案例

臨床上發現當子宮肌瘤嚴重時,會有比較高的機率會進行子宮切除手術。由2009年的觀察型研究回顧了285位日本女性,發現攝取豆製品的人,接受子宮切除手術的風險較低;另外也發現,大豆因富含的金雀異黃酮(genistein),對子宮具有保護作用,而較不會誘發子宮肌瘤的發生。

所以當您攝取大豆製品的時候,還同時保護子宮喔!

大豆異黃酮濃縮錠的隱憂-科學研究-文獻案例

2008年的個案研究報告發現,一名更年期症狀的患者每天會服用約40克大豆異黃酮,也就是「植物雌激素」導致了子宮肌瘤變大、內膜增厚及出血的狀況,不過值得注意的是40克大豆異黃酮等於要喝1500公升的豆漿,一般人很難喝到這麼多的豆漿,所以要注意的是,是否每天攝取高量的大豆異黃酮的濃縮錠。

當您有嚴重肌瘤病史,對於豆漿攝取量有疑慮的,可以在診間跟醫師討論之後開始嘗試,而少數真的沒辦法使用豆漿的人,也有替代方案可以選擇喔!

參考文獻

Fertil Steril. 2007 Jan;87(1):127-35

Mark Messina. Nutrients. 2016 Nov 24;8(12):754. 

Br J Nutr. 2009 May;101(10):1427-31

Medicine. 2018 Oct;97(41):e12009

Am J Epidemiol. 2010 Jan 15;171(2):221-32

Nutr Cancer. 2015;67(4):569-79

Complement Ther Clin Pract. 2008 May;14(2):132-5

U.S.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, 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, Nutrient Data Laboratory USDA National Nutrient Database for Standard Reference, Release 28. Version Current: September 2015.